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号称世界第三、远东第一的坚不可摧的海参崴要塞的陷落,消息传出,全世界顿时为之哗然。

如果说之前中华帝[***]突袭朝鲜半岛取得的巨大胜利被认为是因为俄军准备不足之故,那么如今中华帝[***]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武力攻占拥有二十多万俄军镇守的远东海参崴要塞就足以表明中华帝[***]队的强大了。

之前欧美各国还仅仅是民间舆论不看好俄国获得战争的胜利,现在则是各国政斧的政客们开始担心起俄国了。很多对中华帝国不甚了解的国家开始改变口风,称俄军装备和训练落后,根本不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中[***]队的对手。

英国作为中华帝国的军事同盟,第一个跳出来叫好。

英国现任首相索尔兹伯里侯爵公开致电中华帝国内阁总理张枫,祝贺中华帝[***]攻陷远东第一要塞海参崴,并进一步强调英国对中华帝国的支持是不变的,双方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

英国大选保守党候选人亚瑟?贝尔福刚刚获得大选胜利,将在7月份取代索尔兹伯里侯爵担任首相。作为准首相,亚瑟?贝尔福同样致电中华帝国外交部,称他将秉承索尔兹伯里侯爵的意志,继续维持和巩固中英军事同盟关系,并争取在他的任期上访华,以便加强同英国第一个盟友中华帝国之间的关系,拓展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上的合作。

不过,作为在野党,已经连续十二年失去执政机会的自由党党魁亨利?坎贝尔-班内南爵士则给英国政斧泼冷水,他称中华帝国同沙俄帝国之间的战争似乎已经可以预见结果了。中华帝国在战前就已经准备充分,战争期间更是取得辉煌胜利,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会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亨利?坎贝尔-班内南爵士认为,随着中俄第二战争的结束,势必会造成俄国丢掉远东,中华帝国夺回被俄国抢走的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甚至得到的土地更多。那样的话,中华帝国自1840年以来,跟中华帝国有领土纠纷的国家就剩下了大英帝国,到时候携大胜余威的中华帝[***]队将会毫不犹豫的攻入香港岛,收复香港。

亨利?坎贝尔-班内南爵士的话顿时引起了英国朝野上下的恐慌,虽然大部分人都简称中华帝国即便打败了俄国,也不是大英帝国的对手,不用担心中华帝国会武力夺取香港岛。但也有一部分官员和军事家们认为,中华帝国并不像她表现出来的那么害怕英国,实际上中华帝国在这些年当中,已经完成了军事、金融、工业、农业、商业、政体、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深入和彻底的改革,并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中华帝国的钢铁年产量已经超过了英国位居世界第三,中华帝国有能力自建世界首艘两万吨级战列舰,种种迹象表明中华帝国已经不用害怕英国了。

英国内部在中华帝国问题上开始有了分歧,不过索尔兹伯里政斧依然认为当前中华帝国和英国的联盟是正确的,至少在对俄问题上双方是有着一致的立场。

“虽然俄国丢掉了海参崴要塞,损失了二十余万军队,可以说这是俄军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惨败。但是英[***]方认为,俄国跟土耳其打了几个世纪的战争了,几乎年年冲突,三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每隔二十几年就会爆发一次全面战争。可是俄国还是坚挺的,他们还拥有世界最多的军队,世界第三大海军(已经沦为第五了),因此即便这次俄国输给了中国,也不会让俄国伤筋动骨,俄国依然具备挑战大英帝国的能力。只要俄国有这种能力,他依然是大英帝国的敌人。”

尽管英国内部在对华问题上开始出现分歧,但是在对俄策略的大前提下,英国和中华帝国还是有共同的敌人,只要这个共同的敌人不消失,中英两国就不会对立。

英国政斧本着这个观点,压住了国内的反对派们。英国政斧继续向中华帝国提供各种帮助,包括购买中华帝国战争国债,压制英国籍的金融大鳄攻击中华帝国金融市场,向中华帝国提供各种技术援助和技术出口,在国际问题上支持中华帝国等。

豪赌中华帝国获胜的国家和个人自然高兴了,但是支持俄国的国家和个人便相当悲催了,甚至要抓狂了。

尤其是向俄国巨额贷款的法国和德国,一旦俄国战败,这笔巨款将难以偿还。如果逼得太紧,则恐怕导致俄国经济崩溃甚至政权动荡。法国政斧担心法国的钱恐怕要打水漂了,因为法国需要俄国来牵制德国和同盟国,因此法国政斧不希望俄国因为战败而经济动荡或者政权更迭,所以一旦俄国还不起贷款,那么法国政斧就得减免贷款,而不是逼着俄国砸锅卖铁还钱。

法国政斧当即出台政策,安抚法国国民不要恐慌,他们买的俄国国债将由法国政斧原价购买。如此一来,法国借给俄国的巨额贷款最终将由法国人民平摊,这是一笔沉重负担,法国政斧官员们顿时后悔当初借钱给俄国打仗了。

对于德国来说,德国最初的目的是希望祸水东引,将俄国的注意力摆到远东去,以便减轻德国东普鲁士的军事压力。德国政斧的政客们一直以来就没有人认为俄国会战败,因此当海参崴要塞被攻陷后,德国人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接着是震惊,随后变得茫然。

之所以茫然,是因为德国政斧高层存在两种分歧。一派认为应当继续资助俄国,以便将庞大的俄国陆军引到东方去,从而减轻德国边境的军事压力。另一派则认为应该痛打落水狗,紧急抛售俄国国债,崩溃俄国经济,让这个“欧洲宪兵”彻底回到原始社会,这样德国边境的军事压力照样减轻。

于是,德国国会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两派各抒己见,表达各自的立场。最终,在两派相持不下时,德皇尼古拉二世选择继续支持俄国对华作战。威廉二世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俄国败了,那么俄国将失去远东的所有出海口,俄国从此无力再在远东扩张,那么俄国将会把庞大的兵力和精力转回欧洲来,这对于德国的国防安全压力将是空前的。

威廉二世继续支持俄国,支持他的表兄弟尼古拉二世,并购买其他国家抛售的俄国国债,同时进一步对俄国贷款,支持俄国继续对华开战。

德国和法国的支持,令俄国很是感激,尤其是尼古拉二世此刻迫切需要的便是德国的资金援助。

本来俄军准备不充分,在朝鲜半岛战争上失了先手,以至于国际舆论和金融对俄国十分不利。尼古拉二世和俄[***]方本计划着发动一次代号“雷霆一击”的作战行动,然而其中关键一个环节便是海参崴要塞至少要坚持到1902年底,这样中华帝国主力大军便会被吸附牵制在海参崴要塞下,而俄军便有时间调集大军对包围海参崴要塞的中华帝[***]主力实施反包围,从而一举歼灭中华帝[***]主力。

这个计划本来是天衣无缝的,俄国参谋本部为此推演了几百次,种种迹象表明一旦中华帝[***]主力攻击海参崴,其结果都将是中华帝[***]全军覆没。

然而,令人愤怒的是,俄军在最不该出错的地方出了错,而且是大错,无法挽回的大错。

海参崴要塞的丢失,令俄军失去了远东最强大的据点,更是失去了在远东的最大补给基地,令百万俄军无法在远东展开大规模攻势。

不论是从军事层面考量,还是从经济层面考量,亦或者从政治层面和精神层面考量,海参崴的丢失对于沙俄政斧来说,都是致命一击。

本就不富裕的沙俄帝国,勒紧裤腰带省下来的银子购买了大量军事和战略物资,其中囤积在海参崴要塞的数量便占了远东总物资储备的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在伯力要塞,目前也岌岌可危。从欧洲开赴远东的俄军本来计划到达海参崴和伯力要塞后再就地补给和换发装备的,如今却被阻击在尼布楚要塞无法前进。

虽然沙俄中亚兵团攻入中华帝国外蒙古地区,并占领了外蒙古大部,但这只是中华帝[***]主动后撤才得来的,比起远东海参崴要塞的沦陷,可谓小巫见大巫了。

不过,这却是俄国陆军大臣苏霍姆利诺夫将军和陆军参谋总长伊凡?吉林斯基将军二人的保命符,否则他们二人真的会被尼古拉二世一脚踹死。

克里姆林宫,尼古拉二世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对华作战问题。

这次御前会议上尼古拉二世没有发火,这倒是令与会的文武官员们感到惊讶。只有苏霍姆利诺夫和伊凡?吉林斯基二人心中清楚,会议前他们二人已经被单独叫去臭骂了一顿了。


页面连接:http://www.yzsuz.com/news_0_pkpoc/k212k2po.html

辣文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耽美小说网狒狒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