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18章皇权之下

朱高炽收到金州林场的书信,了解到辽东最近发生的事情,朱棣又让人送来王府的公文。

其中也有金州卫送来的堪合与公文。

“李学颜此人,没什么品级,倒是在北平大宁辽东三地闹出好大的名声。”

朱高炽通过此人的行为,仿佛看到了一百年后大明的官场。

坐在下方的金忠,笑着说道:“此人有些魄力,听说面对刀刃加身临危不乱,不少人称赞其气节。”

“只怕开了个坏头,让后人学他。”朱高炽忧虑道。

走正道不易,所以有许多“聪明人”想要走捷径。

大明一百年后,官场风气败坏,人人不以做事为重,反视为蠢,追捧吆名养望,热衷人情达练。

海瑞这种严守章程办事的官员,本应该是常态,却受到大部分官场的敌视,风气可见一斑。

“一代人做一代事,以后的事,谁又能顾得上。”金忠笑道。

朱高炽无言。

的确如此。

这种风气后世都避免不了,他何德何能,有这个能力可以改变未来的社会风气。

金忠笑了几声,然后慎重的问道:“不知小王爷,对世子妃人选可有想法?”

媒妁之言父母做主。

世事无绝对。

而小王爷威望日盛,朱棣顾虑嫡长子的想法,又不好亲自问,所以托付给了金忠。

金忠有倾向,他的政治理念,又和朱高炽接近,所以直接说道:“属下提议郭家。”

闻言,朱高炽倒没有生气,不过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这算是亲眼看见改变的历史。

如果按部就班的情况下,世子妃是张氏,生的儿子是朱瞻基,下一代的皇帝。

一位来自小门小户的平凡女性。

但是这位女性有才。

要是改成了郭家,对象则是郭彩莲,朱高炽见过几次,每次在他面前,这位少女都低着头。

和她说几句话,她脸色就会红起来,一直红到耳根子处。

声音很柔软,给人一种糯糯的感觉。

印象也不差,虽不如小姨徐妙锦标致,但胜在清秀。

想起小姨徐妙锦,朱高炽有些出神。

这位历史大名鼎鼎的女性。

当她成年后,连朱棣都动了心,可见不俗。

不过这女孩可是个胆大至极的人物,丝毫不给永乐大帝面子,直接拒绝,打消了朱棣的心思。

见小王爷没说话,金忠以为小王爷不赞成,心中纳闷。

那郭家的小姐,听说没有惹小王爷不开心啊,小王爷还送了簪子给人家。

金忠忍不住开口劝道:“圣人身体有恙,连北平也听到了消息,可见不是小事。”

“虽然朝廷那帮人弹劾失败,自讨苦吃,可他们是皇太孙身边人,皇太孙对他们非常信任,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万一哪天新皇登基,恐怕那帮人忍不住要跳出来,现在多抓一分权势,日后才好与之抗衡,让王府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呵呵。”

朱高炽回过神,听完金忠的话,忍不住的想笑。

那帮人可没指望要和藩王们讨价还价。

他们要的结果只有一个。

藩王当猪养。

分封藩王制。

从坏的一方面来看,发展一段时间后,容易威胁皇权,造成国家内乱,生灵涂太。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晋朝八王之乱,差点让汉人亡族的时期。

但是没有藩王,使用武将难道没有弊端了吗?

唐朝武将之祸遗患无穷。

天下苦武将久矣。

宋朝先天不足,战略被动,可以说有部分唐朝遗留的锅。

唐朝视华夷如一家的民族观,毫不保留的技术和知识,在边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开放的唐朝,虽然是文明史上的璀璨,但获得中原技术的边疆各族,也是几千年来发展最快的时期。

所以在朱高炽看来,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

犹如公交车让座。

在奥运会之前,不让座的人,会被全社会讨伐,认为道德低下,在奥运会之后,又成为了另一个极端。

和扶老人一个性质,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大多数人总是不能平和的看待事物。

朱高炽沉吟了片刻,理清楚自己的头绪,缓缓的说道。

“我大明立国之初,先以武将扩边,当叔伯长大后,皇爷爷又以叔伯逐渐从武将手中接过边疆军事。”

“最开始的是二伯,三伯和我的父王,三伯是接过冯国公的势力,我父王则是接过徐国公的势力。”

“二伯输在品性,三伯输在军事才能,唯我父王胜出,所以才有燕王乃北境之首的居心叵测之言。”

明初武勋力量大而杂。

藩王们陆续从徐达、常遇春、傅友德、冯胜等名将手中接过权利,像晋王的根基,不只是来自冯家,还有永平侯谢家。

晋王的王妃出身谢家。

谢家家主谢成,靠朱元璋以来,每战必从,参加大小战斗不计其数,在与张士诚、陈友谅、徐寿辉、方国珍以及讨伐元朝的主要战役,谢成都有参加屡建军功。

可以说此人为明朝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后征战边陲,南征土司也是少不了他的身影。

山西太原府城,也是此人扩建的,可见其在山西的影响力,全部由晋王接收。

金忠是前朝没落的贵族子弟。

没落的是家业,但是在知识一事上,仍然继承了不少的学问,否则也不会从白身一跃而为燕王长史府右长史。

身居高位,加上以前的眼界,很快掌握了不少高层信息,因此对朱高炽的言语,并没有觉得陌生。

身体前倾,眼神隆重,隐隐有所悟。

朱高炽见金忠的神情,向他继续解释道:“藩王的本身权利,只拥有三护卫兵权。”

“少的几千人,多的也不超过两万。”

“如此少的兵力,对坐拥百万大军的朝廷,造不成实质的威胁,正是皇爷爷的手腕。”

“除非全天下藩王都反对皇帝,联合起来,才有打败朝廷的实力,这也是皇爷爷留的后门。”

“这么做的好处,既保持了国家开拓势头,稳固了边疆,让内地获得安宁,又避免了强枝弱本的危险。”

“可一切都变了。”

朱高炽大手一挥,吓了金忠眼神一缩。

“大伯突然病逝,蓝玉野心膨胀,如此危机关头,导致皇爷爷不得不加强藩王们的权利,才好发动蓝玉大案。”

“现在我父王掌全北平兵权,三伯掌全山西兵权,在朝廷部分官员的眼中,已经视之如虎。”

“现在不是东风压倒西方,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想要妥协回到原来的地步,除非新皇出手从中调和,才可以让政治形势重回稳定。”

“你觉得我那皇太孙堂哥,有没有这个气度?”

朱允炆比朱高炽大一岁,所以朱高炽得叫朱允炆堂哥。

金忠摇了摇头。


页面连接:http://www.yzsuz.com/news_0_cocc2/u3gog323.html

辣文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武侠小说网笔趣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